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为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与此同时,有些深层次问题还要依靠加大改革力度去解决。特别是涉及民生的水电油等问题,有些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有些改革大幕将启。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改革的热点。
成品油价格:在改革中完善
我国于2008年12月19日起下调成品油价格,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格每升分别下调0.91元和1.08元,下调幅度分别为14%和17%。与此前历次价格调整不同的是,此次调价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已正式启动成品油税费改革,成品油消费者支付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将由过去的每升0.2元上升为1元,柴油则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公路养路费等六项费用相应取消。
由于消费税在价内征收,在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不提高,这意味着增加燃油税征收的部分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幅度是较大的。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从年初破百,一路走高,7月中旬飙升至每桶147美元历史高位,此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拖累日渐明显,国际油价迅速下跌,跌幅已超过75%。其间,国际油价的大幅震荡给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造成巨大压力,并严重影响到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供应。
2009年,国际油价保持在一定的波动幅度内,去年以来困扰我国的“油荒”现象,以及国际高油价国内低油价、国际低油价国内高油价的局面预计将不会再发生。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和周期将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结合得更加紧密,燃油消费税开征后,也将在实践中发挥多用油多负担,少用油少负担的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度尚不明朗,预计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仍将处于相对疲弱的走势。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美元汇率以及基金炒作等影响因素依然存在,国际油价走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2009年如果国际油价发生大幅震荡,可以肯定,中国政府将继续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以维护价格和供应的稳定。
电价:上调压力减小,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当前,我国电力装机中燃煤机组高达近八成,煤炭价格已经成为制约电力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给我国电力价格调整带来压力。出于防止通货膨胀风险的考虑,国家制定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迟迟无法实施,导致全国发电企业亏损不断累积,经营陷入困境,供应也出现紧张。
2008年9月以来,全国电力市场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今年上半年的“高热”跌入“寒冬”: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在江苏,10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是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浙江省工业用电量增幅去年10月起也陡降为负数……
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宣布,由于煤炭国内供应紧张状况趋于缓和,全球煤价有所回落,2009年将取消去年6月份设定的煤炭价格上限,允许煤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确定。
用电需求的减少和煤炭价格的下滑无疑减轻了2009年电价上调的压力。然而,电煤价格的走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从今年开始,矿产品增值税将由13%上调至17%,资源税也很可能开征,这些都将为今年电煤价格上涨带来一定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物价过快上涨的内外部压力已明显缓解,2009年煤炭供需平衡较为宽松,应该是推动煤电价格联动的较好时机。燃油税费改革和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举措表明,资源价格改革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从成品油税费改革的思路来看,抓住时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尽可能减轻对百姓的影响,仍然是政府推动资源价格改革的主要思路。